

電話:0574-83071816
信箱:qx@qxlibrary.com
時間:周一至周五 9:00—20:00 周六至周日:9:00—17:00
書名: | 中國地方志佛道教文獻匯纂 |
著者: | 何建民主編 |
出版社: | 國家圖書館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13 |
文獻類型: | 圖書 |
索書號: | B949.92/61V1-133 |
點擊量: | 1008 |
《中國地方志佛道教文獻匯纂》是由中國人民大學佛教與宗教學理論研究所及哲學院教授何建明博士擔任首席專家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地方志佛教道教文獻匯纂(1949年前)》(項目編號:11&ZD119)的主要成果,共1033冊(大32開精裝本)。
全書直接收錄1949年以前編纂的全國和各省市區縣及鄉鎮的各種地方志文獻(寺觀志除外)6772種。其中,漢-唐和宋金遼元方志輯佚本337種,唐本4種,宋本38種,金本1種,元本9種,明本704種,清本5108種(含舊志清刻本),民國本1569種(含舊志新版本);各類稿本143種,各類抄本800余種;全國一統志38種,北京67種,天津27種,河北437種,山西336種,內蒙古35種,黑龍江42種,吉林59種,遼寧87種,上海110種,江蘇522種,浙江581種,安徽262種,福建286種,江西389種,山東423種,河南358種,湖北268種,湖南273種,廣東317種,廣西163種,海南41種,重慶107種,四川479種,貴州151種,云南206種,西藏50種,陜西340種,甘肅151種,寧夏22種,青海22種,新疆56種,香港2種,澳門10種,臺灣55種。由于有些方志是多種志書的合集,故全書實際收錄方志總計6813種。
全書是迄今為止中國地方志文獻最大規模的專題歷史文獻結集,也是繼佛教《大藏經》、《道藏》和“佛寺志”“道觀志”等教內文獻及“正史”文獻之外最重要的佛教和道教的主流和主要文獻,較已有的各類教內和“正史”佛教道教文獻典籍更全面真實地反映了中國古代和近代社會中的佛教和道教文化的本來面目,充分展現了二千多年來中國佛教和道教文化傳統的歷史性、民族性、地域性、社會性和實踐性等鮮明特色及其與當代佛教和道教之間不可分割的重要歷史聯系。
全書分寺觀卷、人物卷和詩文碑刻卷等三個系列,依照2012年中國官方公布的最新行政區劃,按地區(華北、東北、華東、華中、華南、西南、西北和港澳臺)及所屬的省市區縣鄉鎮和方志版本的歷史時間順序,依次先后排列,并將全部的各甄選文獻的前面統一新增該文獻所屬方志的版權頁,標明類別、地名——省市區(到地級市區)、方志名、修纂者及時代、版本種類及時間等重要信息。
三大系列的首卷,分別為寺觀目錄卷、人物目錄卷和詩文碑刻目錄卷,按地區和時間順序,詳列所采用文獻的方志目錄及各方志的修纂、版本和時間等信息,并在各卷最后附錄已檢閱但未有相關類型文獻的方志目錄,以減免讀者重復檢閱之勞。
全書力求做到對各方志從封面到封底每一頁所涉及的佛教和道教文獻信息都盡可能甄選出來并加以統一編纂,并對各方志所屬地區、修纂者及版本和時間等信息,與迄今最為權威的兩大中國方志目錄學書籍《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中華書局1985年)和《中國地方志總目提要》(臺北漢美圖書有限公司1996年)進行較詳細校勘,訂正各種差錯數十處。
全書主要采用原方志文獻影印的形式,對有污損和缺陷的版面進行電子化處理,力求保持原始文本的逼真效果,不僅使全書較原方志文字更清晰可讀,而且因聚集了數千種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文獻版本及近千種不同時代、不同人物的稿本和抄本等,從而具有不可替代的集版本、書法和文物于一體的重要的文化收藏和學術研究價值。
本項目是在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央民族大學和香港中文大學等十多家學術機構的許多著名專家學者的指導和幫助下完成的。具體參與者是項目首席專家和二十余位高素質的專職編輯和排版人員。大家每周加班一天(周六),每天加點兩小時,前后經歷了六年多時間。
電話:0574-83071816
信箱:qx@qxlibrary.com
時間:周一至周五 9:00—20:00 周六至周日:9:00—17:00
版權所有 ? 2016 七塔禪寺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中國寧波市鄞州區百丈路183號 郵編: 315040 電話: 0574-83071816 傳真: 0574-87710602
浙ICP備2020040969號 技術提供:和眾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