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話:0574-83071816
信箱:qx@qxlibrary.com
時間:周一至周五 9:00—20:00 周六至周日:9:00—17:00
書名: | 徐子東細讀張愛玲 |
著者: | 徐子東 |
出版社: | 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日期: | 2020 |
文獻類型: | 圖書 |
索書號: | I207.42/1 |
點擊量: | 742 |
內容簡介
本書聚焦張愛玲一生最重要的作品及其特殊的家世、經歷,分析張愛玲與“五四”啟蒙文學以及以張恨水為代表的通俗文學在主題、風格、敘事視角與模式、題材、結構方式、語言特征、文學意象、文學觀等方面的同與不同,在作家作品比較與文學史意義這樣兩條線上,定位張愛玲作品的價值。
本書以對張愛玲作品的文本細讀為中心,但又區別于瑞恰慈開創的新批評式文本細讀之困于語義分析,它既有中國傳統的知人論世,又不難尋出西方結構主義、原型批評、精神分析、女性主義、意象象征、殖民主義、接受美學等文學理論的影子,小文本背后有大的文學史觀,堪稱文學批評的典范之作,重建了文本細讀這一文學批評寫作的新范式。
作者簡介
許子東,香港嶺南大學中文系教授、華東師范大學紫江講座教授,著作有《郁達夫新論》《吶喊與流言》《為了忘卻的集體記憶》《張愛玲的文學史意義》《許子東講稿》(三卷)《許子東現代文學課》等十四種。曾參與《鏘鏘三人行》等談話節目。
目 錄
第1 章 東方主義與長三堂子 1
第2 章 以實寫虛與物化蒼涼 21
第3 章 張愛玲的父親和母親 37
第4 章 論七巧 66
第5 章 《傾城之戀》中的上海與香港 96
第6 章 《傾城之戀》與五四愛情小說模式 116
第7 章 讀《封鎖》 136
第8 章 “ 胡說”張愛玲 155
第9 章 《紅玫瑰與白玫瑰》 167
第10 章 雌雄同體的《茉莉香片》 196
第11 章 “ 人艱不拆”的《留情》 206
第12 章 散文:“ 張看”與“ 私語” 224
第13 章 散文中的文學觀與歷史觀 241
第14 章 從上海到香港 257
第15 章 張愛玲在美國 272
第16 章 《小團圓》與晚期風格 294
編輯:園圓
電話:0574-83071816
信箱:qx@qxlibrary.com
時間:周一至周五 9:00—20:00 周六至周日:9:00—17:00
版權所有 ? 2016 七塔禪寺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中國寧波市鄞州區百丈路183號 郵編: 315040 電話: 0574-83071816 傳真: 0574-87710602
浙ICP備2020040969號 技術提供:和眾互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