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話:0574-83071816
信箱:qx@qxlibrary.com
時間:周一至周五 9:00—20:00 周六至周日:9:00—17:00
愛國愛教是佛教的優良傳統之一。在佛教傳播發展的兩千多年中,無論是古印度的原始佛教還是特點鮮明的中國佛教,始終保持著護國護民的和平本色。時值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之際,為強化四眾弟子對佛教護國思想的理論認識,激發大家的愛國熱情,2021年6月26日下午,七塔禪寺和棲心圖書館聯合邀請中國計量大學人文與外語學院院長邱高興教授在七塔禪寺報恩大講堂作“中國佛教護國思想及其實踐”的專題講座,系統介紹佛教護國思想在中國的發展和演變。
◆主講人:邱高興教授
護國思想在佛教中淵源深遠。講座伊始,邱教授就以釋迦牟尼的救國故事為引,介紹了《阿含經》《金光明經》《仁王般若經》《法華經》等經典中的護國思想,重點闡述了大乘佛教經典《金光明經》《仁王般若經》的主旨思想。通過經典闡釋,邱教授指出,大乘佛教的護國思想包含了三層意涵。其一,以法治世的護國理念;其二,修菩薩行是佛教護國思想的根本;其三,佛教的護國方法有真俗二諦的分別。依真諦護國,則全體人民應離一切相,順般若正理,以上求佛果,建立凈土為根本。依俗諦護國,世界眾生因人我之見,而彼此對待。因此封疆各立,互愛其群,互尊其國。
講座第二部分,邱高興教授詳細講述了佛教中國化的過程中護國思想的演變。邱教授認為,佛教傳入中國后,護國思想經歷了三種形態的發展:第一階段,佛教界開始意識到佛教與國家之間關系密切。道安法師提出的“不依國主,法事難立”,為中國佛教的護國思想奠定了基礎。第二階段,佛教承擔了“三教合一”中“治心”的角色,與儒、道兩家共同維護國家和社會的秩序。第三階段,在國家和民族面臨存亡危機的時刻,中國愛國僧人以“上馬殺賊,下馬念佛”的愛國實踐,豐富了佛教的愛國思想。
最后,邱教授提出了當代佛教界踐行護國愛國思想的四點建議:1.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佛教界對教義教規作出符合時代進步要求的闡釋;2.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制度,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3.在國際文化交流中,發出中國佛教界的聲音,推動國際宗教界之間的交流,維護世界和平。4.順應時代發展潮流,建設法制化、規范化的現代佛教叢林。
◆可祥法師開示
七塔禪寺住持可祥法師為講座作總結,他表示,熱愛自己的國家,是公民的本分,愛國的形式也多種多樣,但首先必須在思想上對愛國有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古代高僧大德站在三教關系的角度調和與其它兩教的關系,使佛教在穩定社會秩序,維護國家穩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新時代佛教界如何踐行愛國愛教精神,需要我們認認真真地思考,腳踏實地地踐行。
本次講座由七塔禪寺監院定光法師主持,七塔禪寺全體常住法師和棲心圖書館部分讀者現場聆聽了講座。
電話:0574-83071816
信箱:qx@qxlibrary.com
時間:周一至周五 9:00—20:00 周六至周日:9:00—17:00
版權所有 ? 2016 七塔禪寺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 中國寧波市鄞州區百丈路183號 郵編: 315040 電話: 0574-83071816 傳真: 0574-87710602
浙ICP備2020040969號 技術提供:和眾互聯